高尔夫球场侵占耕地?
调查显示,国外球场都是选择荒地、滩涂、山地、垃圾掩埋场等别无他用之地。比之耕地,高尔夫球场更为青睐蜿蜒起伏的山地、丘陵、海滩、沼泽等不宜耕种的荒地,以突出球场的挑战性、趣味性与独特性。比如我国观澜湖高尔夫球场就建立在海南万泉河出海口的滩涂上。
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历来提倡利用三荒(荒山、荒地和荒坡)建设高尔夫球场,但高尔夫球协会对开发商却无任何约束作用,导致了球场乱占耕地现象。事实上,无序管理才是乱征地的根源。
球场是否会浪费水源?
2012年,国内高尔夫专业研究机构朝向集团具体调查了全国8个代表性球场准确的草坪灌溉用水情况。从统计结果来看,参与调查的高尔夫球场草坪灌溉年用水量的平均值约为30.7万立方米,单位面积年用水量平均值约为0.71 m3/㎡。从部分用水量的研究中我们看到,《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13期《城市绿化中的中水回用探析》,昆明市春城路绿地面积为8.8公顷,每月需要2万立方米自来水,单位面积年用水量为2.7m3/㎡。因此,与绿化产业相比较,高尔夫球场的灌溉用水算作“耗水大户”实为不妥。
球场草坪喷洒农药污染环境?
高尔夫球场经常需要修剪和打药的面积只是果岭部分,这也是高尔夫球场草坪技术要求最高的地方。这些地方的草坪对草的高度和整齐度有严格要求,需要经常修剪和浇水,草有了病虫害还要打农药。但果岭部分仅占高尔夫球场面积的1%~2%,就其耗水量而言,不足以支撑高尔夫球场耗水的结论。至于打药,因为果岭所占面积很小,只要及时发现和控制病虫害,也不足以构成污染地下水的后果。
中国林业大学从事草坪科学研究多年的韩烈保教授说,每平方米草坪日吸收600克二氧化碳、释放900克氧气,还具有吸收空气中有毒气体和尘埃、噪声的作用,草坪调节空气温湿度作用也很明显。
而且由于高尔夫球场草坪多采用有机肥,而所用农药多被草坪下的土层或者沙层过滤,然后自然分解;所以高尔夫球场草坪采用的农药和化肥可能产生的污染比农田要低得多。而且,许多现代化高尔夫球场都建有完善的给排水系统,河水经过滤净化洒到球场上后,又经沙土层以及排水管道回流到球场的小河中,再重复利用。
中国植物研究所教授陈佐忠表示,只要管理到位,高尔夫球场对环境有益。从自然规律来说,种草比种树更节约水源。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地区,树木难以生存,草地却生长茂盛,所以缺水城市绿化种草比种树更节水。目前我国经营好的高尔夫球场,都采用的是国产的结缕草,这种草耗水量极低,抗病虫害性极强,非常适合城市绿化之用。
高尔夫在发达国家待遇如何?
中国的国土面积与美国相差不大,目前中国的高尔夫球场约600个左右,美国目前约有20000个;即使在寸土寸金的日本,也拥有2000多个球场;英国仅苏格兰地区的球场就超过了500个。
而美国、日本国家,高尔夫都是作为大众化的体育休闲运动推广和普及的。韩国政府要求建设会员制高尔夫球场的开发商必须同时建设公众高尔夫球场。而且高尔夫球场并不需要平地,相反能将荒地、滩涂、山坳、垃圾掩埋场进行利用,将之变为绿地。
高尔夫在中国绝对禁止?
其实对于高尔夫的“禁令”在2009年就出现过松动的信号,一贯加诸高尔夫球场身上的“限制、禁止、严禁”等词在2009年12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变成了“规范发展”。当年,湖南、广东、安徽、江苏等省税务局先后将高尔夫球场的营业税税率降低为10%,辽宁更是降到了7%;而之前,全国的高尔夫球场“享受”的都是与KTV等娱乐场所一样的20%的高税率。
2010年,“规范发展”的具体含义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中有了地方版的解释——符合规划、不占耕地、保护森林、维护农民权益、依法用地手续等等,并明确提出“重点发展文化娱乐、会议展览、商业餐饮、高尔夫休闲等产业”。
一些地方政府开始不再掩饰自己对高尔夫球场的热切之情:河北在旅游规划中用了“规范发展”;广东更是提出加快培育和发展高尔夫旅游业;哈尔滨湿地景观区要建高尔夫球场,副市长亲临视察;贵阳市一位副市长在市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表示,要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高尔夫,甚至提出“你有高尔夫,我就来投资”。